专久智能提供专业的智慧图书馆解决方案服务,智能图书馆管理系统及配套设备供应商
区域智慧图书馆建设方案是利用图书馆区域集群管理系统,将区域内各图书馆通过Internet/城域网互相之间连接在一起,对外表现为一个整体,通借通还,但同时又具有各自特色。
中小学智慧图书馆建设方案目录:
第一章:方案实施背景与意义
1.1.方案实施背景
1.2.方案实施的意义
第二章:区域智慧图书馆建设目标
2.1实现区域内学校集群化管理,共享馆际资源
2.2 实现区域内学校的数据统计分析,剖析读者行为,高效服务读者
2.3智能化自助借阅设备,提升图书馆信息化水平,简化借阅流程
第三章:中小学智慧图书馆建设方案设计
3.1需求分析
3.2设计思路
3.3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
3.4自助借还设备
第四章:主要产品介绍
4.1图书馆区域集群管理系统
4.2条形码自助借还
4.3 RFID自助借还
第五章:项目配置
第六章、项目的实施、培训、售后方案及承诺
1 项目交付
2 培训方案
3 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
第一章:区域智慧图书馆建设方案实施背景与意义
1.1.中小学智慧图书馆建设方案实施背景
在国家教育行业信息化的政策背景下,智慧校园图书馆的建设水平体现了教育信息化的程度,也反映了决策者对现代教育发展趋势高瞻远瞩的水平;更是衡量学校办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学校图书馆在教育信息化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是中小学阅读、教学的信息服务中心,同时也是学校对外交流的窗口。有效的智慧图书馆建设能够在馆舍条件,管理体制,服务能效。阅读教育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使中小学图书馆冲得发挥应有的职能,更好地为教育提供服务。
长期以来受传统图书馆的以藏为主、重藏轻用观念的影响,区域内各学校图书馆形成了小而全的自我封闭、各自为政的格局。在一个城市区域内,各图书馆作为独立的实体存在,各自建立自己的文献资源,各馆的资源没有实质性的共享联系,图书馆之间的资源无法共享利用,学校师生只能借阅本校的书籍,享受本馆资源服务,不能享受其它学校图书馆的服务,单一的服务模式使区域内整体建设的资源得不到协调有效的利用,造成资金、人力、时间的重复浪费,严重制约了区域校园图书馆整体数据库建设的发展。
围绕区域校园图书馆建设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全面系统地推进图书馆向管理标准化、资源数字化、借阅自动化化方向发展的整体进程,充分体现出校园图书馆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思路,全面系统地整合区域内各图书馆的书籍,实现各种书籍统一平台管理,使区域校园图书馆建设走在全面实现自动化、协作化、网络化、数字化的时代前沿,使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真正普及到每一所学校,最大限度的为读者服务,并使区教育主管部门实现对区域内图书馆的电子政务管理。
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全民阅读”自2014年始已连续七年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在大环境下推动下,书香校园建设的发展势头将更加强劲。
1.2.区域智慧图书馆建设方案实施的意义
1.2.1图书馆区域集群管理为学校师生、教育部门提供更广、更便捷的服务
校园图书馆区域集群建设,对在校师生、学校图书馆以及教育主管部门都存在很大优势。
通过Internet网络或城域网络将区域内各图书馆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区域性的虚拟图书馆,建立一个区域图书馆群的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空间。
区域集群图书管理系统采用多层结构,通过开放的多层结构达到与国内外其它图书馆的资源共享与协作。将图书馆业务工作同书目内容和多媒体数字资源相结合。提供多层次图书馆群联合服务。有序的整合图书馆群的文献、数字化资源信息,达到1+1>2效果。
1.2.2提高图书装备资金分配的合理性
在城域网统一管理模式下,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学校地理位置特点、各校图书馆机建和设施等情况,对邻近的学校进行统一规模,将学校由各自独立的图书馆建设模式向以承担某种分类图书为主的分馆模式进行打造,从而在某个地方可以建成包括天文图书馆、文学图书馆、军事图书馆等在内的各学校图书馆,解决图书馆建设资金投入的合理性。学校就则可以围绕本校图书馆建设重点,展开有针对性的工作部署,节省重复性资金投入和工作投入,与其他学校图书馆相互配合,提升管理水平,共同向区内所有师生提供优质服务。
1.2.3通过对读者阅读行为的分析实现需求精准推送
针对图书馆读者用户的信息、新书、活动、讲座信息的推送精确的、有针对性、分类推送,如某个讲座信息只对爱好文学类的读者进行优先推送,某类亲子活动只对有孩子的家庭读者进行优先推送。
第二章:中小学智慧图书馆建设目标
区域智慧图书馆建设方案目标,就是在城域网的网络条件下,构建起区域图书资源的共建共享体系,将区域内的学校图书馆联合起来,形成一个中大规模的图书馆,实现各图书馆之间的互览互借,同时利用智能借还设备进行图书的自助借阅,实现图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优化图书资源的采购合理性,将区内各图书馆建设从传统的“各自为政”向“共建共享”模式转变。
2.1实现区域内学校集群化管理,共享馆际资源
通过城域网络联合学校图书馆,组成一个区域性的虚拟图书馆,建立一个区域图书馆群的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空间,真正意义上实现所在区域学校图书馆群的资源共享。
(1)学校图书馆都实现图书、期刊及其它连续出版物和电子资源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
(2)实现教委相关部门组织联合采购并联合编目,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
(3)实现纸质文献资源与电子资源同一平台管理。区内有关电子资源网址可以与各学校的图书馆主页建立链接,便于读者的使用;学校亦可以在系统上建立自己的电子资源检索数据库,便于读者对本校电子资源的使用。
(4)实现学校图书馆建立拥有自己独立的图书馆门户网站。
(5)实现教育主管部门对区域内图书馆的电子政务管理,与教育局数据中心进行数据同步,实现读者信息、图书基本数据和编目录信息、图书借阅信息;与教育局单点登录系统整合,实现在教育局任何系统登录即可单点登录访问本校图书管理系统。
2.2 实现区域内学校的数据统计分析,剖析读者行为,高效服务读者
在云计算应用的基础上,对图书馆的流通日志、各种非借阅业务系统的如电子资源的访问利用情况数据,活动平台数据,客流系统数据等诸多数据海量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整体利用,深度对业务数据做各维度的分析,联合其他平台数据对读者行为做挖掘分析,进行读者聚类、自动定义标签、挖掘读者历史借阅数据为读者做图书推荐、相似读者推荐等,更高效的为读者服务。
2.3智能化自助借阅设备,提升图书馆信息化水平,简化借阅流程
专久智能图书馆自助借还系统还将利用先进的自助借还设备,提高图书馆自动化程度,解放图书馆劳动力负担,方便读者用户快速借还自己所需的书籍。
第三章:区域智慧图书馆建设方案设计
3.1需求分析
3.1.1图书馆智能化管理是必然趋势
数字化、网络化以及数据共享已经成为当代图书馆发展趋势,传统图书馆落后的人工管理已经无法满足读者多元化需求,因此,图书馆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践行智慧化服务理念,利用先进的技术实现图书馆智能化管理,促使图书馆服务管理水平跃上新的台阶。
3.1.2图书馆区域集群管理系统力求简单易用,快速上手
目前,市面上的图书馆管理系统种类繁多、质量良莠不齐,如图书编目步骤多、操作流程复杂,功能布局不清晰等,此外,部分中小学图书馆管理员的专业化水平低,缺乏专业的图书管理知识,这就要求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设计必须简单易用,便于操作,管理员无需专门培训也能快速上手。
3.1.3需要强大的数据为管理服务增值
如何整合图书馆数据资源,通过数据分析和价值挖掘为读者提供增值服务,是传统图书馆面临的一大挑战。基于此,K12图书馆管理系统需要具备强大的报表功能,通过数据分析生成可视化图形,帮助馆员全方位了解读者借阅、资源使用和服务等情况,进而为读者提供个性化阅读推荐、图书采购以及阅读活动开展等提供参考依据。
3.1.4完善系统功能与实际管理有机结合
传统管理系统虽然具备了基本管理模块,但在实际应用中也显露出一定的缺陷。由于没有结合管理实际情况,缺乏大数据报告、部门管理等模块,无法为图书馆提供增值服务。鉴于此,专久智能充分考虑了K12图书馆的特殊管理需求,增加了多个实用的模块功能,如:场地管理、年度大数据报告、部门管理等,相比传统的信息系统具有更完善的功能。
3.1.5 利用智能化设备,提升图书馆运行效率
需要智能化的图书借阅和管理流程,解放图书馆里劳动力负担。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多种读书者身份认证,包括借阅卡,ic卡人脸识别,无卡借阅等
3.2设计思路
1.“图书馆区域集群管理系统+RFID自助借还+条码自助借还”的梯次配置
2.重点学校用RFID,突出标杆;
3.条码自助借还低投入让所有学校实现自助借还;
4.整体规划,逐步建设,免费对接区域管理端。
5.逐渐让区域所有学校图书馆都智能化,数字化。
3.3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
专久智能区域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将各个功能模块集中在一个界面上,用户只要一次登录,就可对授权的功能进行操作。用户通过浏览器键入服务器地址登录,进入区域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后,屏幕上方显示子系统模块,单击某个子系统图标后,在模块的下面就会显示出系统的二级菜单和三级菜单,单击具体功能后,可以在屏幕的主体区域对该功能进行操作。
3.3.1:图书馆区域集群管理系统适用性
(1)针对目前国内校园图书馆馆内计算机方面的技术力量相对比较薄弱、大多数图书馆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比较欠缺的状况,该系统利用 Internet 的优势,给客户提供性能先进的产品,同时保障客户服务,方便用户使用。
(以下区域智慧图书馆建设方案内容略)
以上就是智慧图书馆厂家专久智能关于图书馆区域集群管理系统的简要概述,如需要了解中小学智慧图书馆建设方案完整内容,请联系客服详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