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档案室

人防、技防、物防三位一体防范体系智能档案室建设,数字档案管理系统,智慧档案一体化库房管理系统

当前位置:首页>解决方案>智能档案室

数字档案馆项目建设解决方案-馆藏档案管理系统-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

时间:2023-05-22   访问量:1255


数字档案馆项目建设解决方案中的档案系统主要由馆藏档案管理系统、电子阅览室系统、档案服务大厅系统 、视频档案流媒体系统、电子文件长久保存系统、馆内数据展示面板系统等几部分构成。



数字档案馆建设既是电子政务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电子政务的一部分,数字档案馆为馆藏档案从库存资源向信息资源转换提供中间件和支撑平台,为公众提供档案目录和档案原文的数字信息查询中心,也为政府信息的发布提供了统一平台,有利于提高政府办公的透明度,树立现代化的政府形象。


数字档案馆项目建设解决方案目录:


1 项目概况

1.1 项目名称

1.2 项目建议书编制依据

1.2.1 政府政策文件

1.2.2 技术标准规范

1.2.3 信息安全保密有关规定

1.2.4 主要编制依据详解

1.3 建设必要性

1.3.1 电子政务发展的必然要求

1.3.2 保存人类社会记忆,对历史负责的需要

1.3.3 依法管理档案事业的需要

1.3.4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需要

1.3.5 提升档案信息化整体水平的需要

1.3.6 节约政务管理成本的需要

1.3.7 社会公众档案利用的需要

1.4 数字档案馆项目建设工期

1.5 数字档案馆项目建设目标

1.5.1 搭建集约化区域性数字档案馆

1.5.2 构建“普惠民生”档案业务体系

2 系统总体设计

2.1 设计原则

2.2 总体架构设计

2.3 部署架构设计

2.4 技术路线设计

3 基于局域网的档案综合管理平台

3.1 馆藏档案管理系统

3.1.1 档案接收

3.1.2 档案管理

3.1.3 档案鉴定

3.1.4 档案利用

3.1.5 档案检索

3.1.6 档案统计

3.1.7 应用配置

3.1.8 系统管理

3.2 电子阅览室系统

3.2.1 接待服务

3.2.2 查档服务

3.2.3 阅览服务

3.3 多媒体档案管理系统

3.3.1 多媒体收集

3.3.2 照片档案浏览

3.3.3 多媒体管理

3.3.4 多媒体利用

3.3.5 系统管理

3.4 档案开发利用系统

3.4.1 档案编研

3.4.2 档案利用

3.4.3 系统管理

3.5 档案库房管理系统

3.5.1 库房配置

3.5.2 出入库管理

3.5.3 档案业务审批

3.5.4 档案实体日志

3.6 电子档案长期保存系统

3.6.1 数据接收

3.6.2 分级存储

3.6.3 错误检测

3.6.4 灾难恢复

3.6.5 存储策略管理

3.6.6 存储数据包检测

3.6.7 电子文件资源库管理

3.6.8 数据安全备份

3.7 档案可视化展示系统

3.8 业务后台管理系统设计

3.8.1 系统管理平台

3.8.2 应用管理

3.8.3 全文检索平台

3.8.4 格式转换工具

3.8.5 文件浏览工具

3.8.6 四性检测工具

4 基于政务网的馆室一体化平台

4.1 集中式档案室管理系统

4.1.1 档案收集

4.1.2 档案管理

4.1.3 借阅管理

4.1.4 档案利用

4.1.5 馆室互动

4.1.6 系统管理

4.2 电子档案移交接收系统

4.2.1 数据准备

4.2.2 数据管理

4.2.3 数据检测

4.2.4 数据移交

4.2.5 数据接收

4.2.6 档案检索

4.2.7 流程审批

4.2.8 统计管理

4.2.9 档案设置

4.3 档案利用服务系统

4.3.1 档案借阅

4.3.2 档案利用

4.3.3 在线答疑

4.3.4 最新档案推荐

4.3.5 系统管理

4.4 业务后台管理系统

4.4.1 系统管理平台

4.4.2 应用管理

4.4.3 全文检索平台

4.4.4 格式转换工具

4.4.5 文件浏览工具

4.4.6 四性检测工具

5 基于互联网的档案服务平台

5.1 互联网档案利用服务平台

5.1.1 信息门户设计

5.1.2 信息发布管理

5.1.3 主要实现功能


1 项目概况


1.1项目名称


XXX 数字档案馆项目建设方案


1.2 项目建议书编制依据


1.2.4.3 《数字档案馆系统测试办法》对照


对于 XXX 数字档案馆建设,要对照国家档案局档办发档办发【2016】3 号《数字档案馆系统测试办法》的要求,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对于其中的评估要求内容进行参考建设,力争在数字档案馆评测中得到高分,相关测评细则内容对照如下。


22.jpg


1.3数字档案馆项目建设必要性


1.3.1电子政务发展的必然要求


1.4项目建设工期


数字档案馆项目建设工期:八个月内完成全部工作。


本期项目规划总周期为八个月。其中基础硬件及支撑软件采购、数字档案馆系统软件开发等内容的建设周期为七个月,完成开发后,系统进入试运行阶段,试运行一个月。


1.5项目建设目标


立足 XXX 档案工作实际情况,采用集约化的建设模式,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统一建设、分别管理”的原则,建设与 XXX 信息化程度相适应,符合XXX 电子政务发展要求,融合国内外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标准的。


1.5.1搭建集约化区域性数字档案馆


本项目从建设范围而言,涉及 XXX 综合档案馆及各立档单位。从档案业务而言,档案资源的来源比较广泛,有馆藏档案数字化加工后得到的电子文件,有各立档单位脱机移交和各立档单位业务系统在线归档的电子档案,有各立档单位档案系统中的数据,有EXCEL等格式的数据,各立档单位的档案资源需要通过数据集成,形成全XXX 的档案资源数据仓库集约化管理,安全长期永久保存,并为档案利用服务提供数据层面的支撑。


1.5.2构建“普惠民生”档案业务体系


数字档案馆系统颠覆传统“重保管,轻利用”的管理模式,系统设计在档案利用服务方面实现“三大”转变,确保服务质量,使档案价值得以充分发挥。


A、利用方式转变

将传统档案业务的“线下利用”的利用模式转变为“分层次多渠道提供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的模式,如通过在线利用、来馆查阅、集成查阅、信息共享等方式。面向不同的人群和档案资源,提供不同的、多样的利用方式。

B、服务方式转变

将传统档案业务的“被动查阅”的服务方式转变为“主动推送”,如通过消息推送、档案内容推送等方式实现档案信息的主动推送。

C、服务范围转变

将传统档案业务的服务对象偏重于“档案专职人员”的服务范围转变为“全员服务”,提供多层入口,服务于XXX 政府各级单位的决策层、管理层、基层人员的全范围利用服务。


2 数字档案馆系统总体设计


2.1设计原则


为了保证项目建设达到预期目标,数字档案馆建设方案在进行系统的设计、开发、部署和运行管理规划时将遵循如下原则:


一、整体性与共享性原则

二、先进性与实用性原则

三、标准性与开放性原则

四、扩展性与兼容性原则

五、易维护与友好性原则

六、安全性与高效性原则

七、系统的稳定可靠性


2.2总体架构设计


该数字档案馆总体架构是基于云计算环境下的服务模式,按照基础设施服务层、数据服务层、平台服务层和应用服务层的模型设计,主要设计与建设内容描述如下:


1.基础运营环境


(1)智能化档案库房、数字化场地和中心机房:信息系统运行的物理场所以及信息资源建设与数字化加工的工作环境;

(2)计算机网络平台:网络平台包括局域网、政务网、互联网三部分;

(3)系统软硬件:系统硬件和系统软件平台,这是任何应用系统得以部署和运行的基础条件,包括:主机与服务器、存储备份系统、操作系统、数据库与中间件等;

(4)网络协议:包括 HTTP/SSL/FTP/LDAP/SMTP/SOAP/MMS/X.509 等等,分别为超文本传输、传输加密、大文件传输、网格数据传输、目录访问、数据交换、流媒体播放等B/S架构下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2.档案信息资源库


数据库:包括在构建市档案目录资源总库的基础上,建设机关档案数据库以及技术形态上的目录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等等。


3.基础支撑平台


4.应用平台


5.数字档案馆建设解决方案两个体系


2.3部署架构设计


相关网络环境下系统的定位和应用部署情况描述如下:


1、局域网:档案核心资源总库所在地,是全市档案信息资源的采集、汇总、加工、管理中心和集散地,典型的应用系统包括馆藏资源管理系统、电子阅览室系统等应用。


2、政务网:该网为非涉密网,几乎连接了所有政府机关单位并且没有公务人员介入限制,而且立档单位的档案人员都可以在该网上使用系统。该网主要部署集中式档案室管理系统。


3、互联网:该网为开放网,面向广大公众提供网上开放档案利用服务,典型的应用系统包括互联网档案利用服务平台等。


4、其中政务网与互联网采用逻辑隔离,即社会公众无法访问政务网的应用,而公务人员可以访问互联网的应用;局域网与政务网采用物理隔离。


2.4技术路线设计


数字档案馆系统采用基于 Java 平台的 J2EE 技术体系,系统构建于B/S 三层应用体系结构之上,并采用 JSP、Servlet、Spring、XML、Json 等编程技术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将复杂的业务逻辑、流程控制逻辑和数据存取逻辑通过在不同的技术层面上实现。在应用服务器上,实现业务逻辑的快速部署和灵活调整,充分保证数据库系统的安全可靠访问,满足系统在安全性、实用性、可移植性、易扩操作、易维护性等方面的要求。


23.jpg


3 基于局域网的档案综合管理平台


3.1馆藏档案管理系统-馆藏资源管理系统


馆藏档案综合管理系统,是基于《数字档案馆系统测试办法》、《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等国家标准规范的一套功能强大、管理安全、自由配置、简单易用的档案管理系统,覆盖所有档案门类的核心资源总库,系统提供档案接收、档案管理、档案保存、档案利用、档案检索、档案统计、系统管理等功能模块。


3.1.1 档案接收


3.1.2 档案管理


3.1.3 档案鉴定


3.1.4 档案利用


3.1.5 档案检索


3.1.6 档案统计


3.1.7 应用配置


3.2电子阅览室系统


数字档案馆项目建设解决方案之电子阅览室系统面向到馆查档人员提供自助式的档案查询利用服务,最大限度的满足档案利用的需求。电子阅览室系统支持半自助式查询服务,结合触摸屏、PC 电脑浏览提供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档案信息服务。


3.2.1 接待服务


3.2.2 查档服务


3.2.3 阅览服务


3.3多媒体档案管理系统


数字档案馆建设方案之多媒体档案管理系统提供实现声像、照片等信息资源的有效收集、管理、查询和点播。同时支持对声像档案的编辑,并能够自动生成展示文件。


3.3.1多媒体收集


3.3.1.1 条目著录


条目著录主要对多媒体档案的条目信息进行录入、删除、修改、替换、查询、打印、数据导出等功能。实现各种多媒体档案目录(照片、图片资料、音频、视频等)的著录操作,在进行文档信息著录时,系统还提供了校对功能,我们将提供方便、友好、快捷的信息著录界面,供业务人员使用。在著录过程中产生的文件信息可以进行修改和删除。


3.3.1.2 数据接收


3.3.1.3 格式转换


3.3.2照片档案浏览


3.3.3多媒体管理


3.3.3.1 分类整理


3.3.3.2 元数据嵌入


3.3.3.3 数据鉴定


3.3.3.4 档案统计


3.3.4多媒体利用


3.3.4.1 数据发布


数字档案馆建设解决方案之数据发布系统提供多媒体数据发布功能,根据不同的利用要求(比如权限控制、发布范围控制)按条件生成发布信息包(DIP),同时完成文件格式转换、打包和导出操作。为此,系统提供了数字档案导出功能,可将系统内的数据导出为 XML、EXCEL、DBF 等多种格式,支持系统内的全文数据导出,支持目录与全文打包导出,导出内容包括档案目录数据和全文数据。


3.3.4.2 数据检索


3.3.4.3 借阅管理


3.3.4.4 多媒体展示


3.3.5系统管理


3.4档案开发利用系统


数字档案馆项目建设解决方案之档案开发利用服务系统部署在档案馆局域网,是档案馆重要的业务组成系统,为了方便档案编研人员与其他利用人员对档案的开发、利用服务,主要提供检索、鉴定、编研功能。


3.5档案库房管理系统


数字档案馆建设解决方案之档案实体库房管理系统实现对档案库房和档案实体进行准确、实时、高效的全面动态管理,通过智能化、自动化的业务流程及功能,对档案库房和档案实体进行准确、实时、高效的全面动态管理。系统功能设计重点在于提高实体库房的安全性、管理效率和准确性。实现库房管理方式无纸化、档案存储位置图形化和数字化、进出库手续自动化的现代化档案库房管理工作。


3.6电子档案长期保存系统


数字档案馆建设方案电子文件(档案)长期保存系统作为档案资源保存的总数据库,能够保证全部进入数字档案馆的电子文件能够长期有效地保存。


3.7档案可视化展示系统


档案可视化展示系统,基础档案管理资源库,进行数据分析,展示,全方位了解档案的详细情况,包括档案数据量、数字化率、利用情况、档案位置、档案库房分布等内容。


(以下数字档案馆项目建设解决方案内容略)


以上就是专久智能关于数字档案馆解决方案及馆藏综合档案管理系统的简要概述,如需要了解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的更多内容,请联系客服详询。


信创档案一体机

上一篇:智慧档案馆解决方案-智能库房一体化管理系统-智能密集架管理系统

下一篇:馆藏资源管理系统-馆藏档案综合管理系统-数字档案馆应用系统建设

发表评论:

评论记录:

未查询到任何数据!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前咨询专员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后服务专员

在线咨询

免费通话

24小时免费咨询

请输入您的联系电话,座机请加区号

免费通话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