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图书馆

专久智能提供专业的智慧图书馆解决方案服务,智能图书馆管理系统及配套设备供应商

当前位置:首页>解决方案>智慧图书馆

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方案-智慧图书馆管理系统-图书馆信息化解决方案

时间:2023-05-14   访问量:1377

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方案要求达到用户需求转变与图书馆价值实现,图书馆信息化解决方案要求积极参与实际教学工作,变被动服务为主动引导,加强对优质阅读内容引领和推荐,在大学校园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引导大学生提升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所以说高校智慧图书馆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智慧图书馆产生的背景:


1、从智慧城市到智慧图书馆

2、互联网赋能图书馆转型发展

3、人本主义融入图书馆建设


远景目标: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公布从国家战略层面促进图书馆的智慧化转型。


服务体系建设:同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进一步推动智慧图书馆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数字化战略:2022年5月《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对统筹推进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提出明确的需求,从政策层面指引了目标任务和实施路径。


智慧图书馆内涵:

 

智慧图书馆的概念源于 2003 年芬兰学者 Aittola发表的文章——《智慧图书馆:基于位置感知的移动图书馆服务》,在这篇文章中,智慧图书馆被称为“Smart library”,对其的解释是“能够随时随地提供图书资料的移动知识服务平台”。但是各个领域对“智慧图书馆”的研究是从 IBM 提出“智慧”理念开始的,随后出现了很多关于智慧图书馆概念的阐述。


王世伟(2012)认为智慧图书馆是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联、高效、便利为主要特征,以绿色发展和数字惠民为本质的追求,是现代图书馆科学发展的理念与实践。


李玉海等(2020)认为,智慧图书馆是以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及智能计算等设备和技术为基础,将图书馆的专业化管理和智能的感知、计算相结合,有效、精准、便捷地为用户提供所需的文献、信息、数据等资源,提供经过深加工的知识服务,提供用户需要的智能共享空间和特色文化空间,是虚实有机融合的图书馆。


段美珍等(2021)提出智慧图书馆是以人机耦合方式致力于实现深层次、便捷服务的高级图书馆形态,它以人的智慧和物的智能相结合为特征,以智能技术和智慧投入的融合为途径,以贯穿整个运行流程的数据为核心链接,以实现图书馆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智慧图书馆特点:


刘丽斌提出,智慧图书馆具有全面感知、互联互通、绿色发展、智慧服务与管理这四个特征。


饶权提出,智慧图书馆包含四方面的特征:图书馆业务的全流程智慧化、知识资源的全网立体集成、知识服务生态链条的全域联通、学习阅读空间的线上线下虚实交互。


段美珍等认为,智慧图书馆是不同形态图书馆基础上的进一步升级,既包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特点,又具有高度感知、泛在互联、高校协同、精准服务、以人为本、创新发展的特点。


智慧图书馆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1、智能技术驱动图书馆向智慧化方向发展

2、智慧图书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3、用户需求转变与图书馆价值实现


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之困:


1、如何落实业务管理智慧化

2、如何实现用户服务智慧化

3、如何保障空间环境智慧化


如何实现业务管理智慧化?


1、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借书还书、书籍采购、书籍上架、文献传递、文献推荐

2、人力不足:智慧图书馆需要大量的资金、人力与时间投入,单个图书馆难以长久维持

3、总分馆建设:图书产权、书目合并、统一化管理、数字资产分布

4、业务管理繁琐:图书馆应用系统运行 维护成本较高,系统接口封闭,价格昂贵,信息孤岛现象较为明显


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方案架构:


智慧图书馆


1.1服务平台

1.1.1数据

1.1.1.1基础数据仓库(平台)

1.1.1.2元数据库

1.1.1.3资源建设(资源统一加工管理、馆藏资源服务门户)

1.1.1.4资源揭示(个性化、资源无缝获取、精准智慧推送)

1.1.1.5基本服务(线上线下一体化、基于发现的一站式检索与获取)

1.1.1.6统计分析(基于各种服务和应用数据,面向各种需求)

1.1.1.7智能终端管理(统一操作,联动设备,智能调节)

1.1.1.8系统管理(安全认证、权限管理、API、接口、云服务环境)

1.1.1.9可扩展与扩充性(移动支持、外部系统、应用集成)

1.1.2智慧图书馆管理系统


1.2服务体系

1.2.1工具系统(系统、软硬件)

1.2.1.1个性化服务

1.2.1.2学科化服务

1.2.1.3按需智能推送、预测

1.2.1.5定位引导系统

1.2.2设施环境(空间、场地)

1.2.2.1智能研讨室

1.2.2.2智能设备(机器人、智能书架)

1.2.2.3互动服务设备


智慧图书馆服务场景:


从目前的技术发展前景预测来看,多元技术的融合发展将会拓展图书馆智慧服务功能边界, 营造泛在感知智慧馆舍空间,构建多场景应用集成的智慧服务模式,满足用户智能高效的信息体验需求。


如何实现图书馆智慧化?


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方案应充分考虑物联网、大数据、RFID的技术的应用,建立在物联网和数字图书馆之上,实现图书馆从自动化管理到智慧化管理的全新变革。


1、升级系统


传统集成管理系统“以馆员为中心”,注重纸质文献采访、编目、典藏、期刊、流通传统业务模块的流程管理。


新一代智慧图书馆管理系统“以读者为中心”,注重资源、空间、读者、设备和服务手段相结合,针对不同使用场景匹配相应功能,实现场景化服务。


2、打破壁垒:建立多元应用系统相互间交互融合生态


打破身份壁垒:全平台统一身份认证,线上、线下统一,建立完善的身份认证体系;

打破数据壁垒:以开放的API为桥梁,将各个系统相互链接,打破信息孤岛与数据壁垒,让信息“动”起来;

打破组织壁垒:打造上游出版、发行,下游科研、应用的通路。


3、智能管控:打造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


实现对智能终端设备的集中管理,支持设备远程预警、远程监控、设备故障管理、设备运维、设备用户使用分析等。


4、智慧服务:基于不同场景的智慧化服务体系


为图书馆运营管理者提供活动全流程统一管理,输出活动数据及台账,便于图书馆评估定级。


(以下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方案内容略)


以上就是专久智能关于高校智慧图书馆信息化解决方案的简要概述,如需要了解更多高校智慧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相关内容,请联系客服详询。


信创档案一体机

上一篇:RFID智慧图书馆管理系统-rfid智慧图书馆解决方案-智慧图书馆建设

下一篇:瀑布流数字借阅机-瀑布流电子图书借阅机-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建设方案

发表评论:

评论记录:

未查询到任何数据!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前咨询专员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后服务专员

在线咨询

免费通话

24小时免费咨询

请输入您的联系电话,座机请加区号

免费通话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